近年國內中小企業倒閉潮越演越烈。據官方統計,導因於生產成本上升、企業融資困難以及電荒等因素,2010年上半年,浙江省高達1萬多家的中小企業「消失」。通膨加劇、宏觀調控收緊等外部環境下,專家普遍認為,國內中小企業前景恐不樂觀。浙江在線曾報導,因國際經濟波動、宏觀政策趨緊、通膨明顯等因素,讓近年中小企業日子異常難過,部分企業支撐不住倒下。
儘管官方表示近年浙江省中小企業數量呈現向上趨勢,不過,諸如經營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等問題,在短時間內沒有緩解的態勢,也導致中小企業未來經營前景更加嚴峻。
廣東東莞市是國內出口最重要基地之一,據該市外經貿局長透露,2011年,東莞超過450家外資企業關門停業,其中港、台企業占八成。東莞台商協會也表示,近年台資企業關廠數量有増無減,主要包括玩具、成衣與製鞋業。2011年至今關停的企業以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為主,服裝、玩具等傳統產業占多數,港、台企業占到了80%,這是因為他們本身在東莞外資企業中所占比重很大。報導指出,2011年中,東莞連續倒閉了定佳針織服裝、素藝玩具兩家公司。這兩家工廠都擁有2000多名員工,在業界都有較長的歷史和較高的地位。同期,中山擁有1300多名員工的中合鞋廠也宣告停產,遣散全部員工。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觀察,中國已經出現中小企業倒閉潮,很多中小企業近年面臨三缺:缺電、缺工和缺錢, 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壓縮企業獲利,經營困難。三缺中以缺錢最嚴重,很多中小企業根本借不到錢。
日漸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讓中國經濟面臨更大挑戰,短期和中、長期風險因素糾纏在一起,大致來看,國內經濟發展將面臨六大風險:
一、經濟增速下行風險;
二、通膨壓力中長期化風險;
三、房地調控的相關風險;
四、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短期流動性風險和局部風險;
五、一觸即發的民間金融風險;
六、部分高附加價值產業美商撤離珠三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