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列研究
企業主在企業經營中的危機與風險
发布人:heiyu发布时间:2014/7/10 13:41:00

企業經營在當今全球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时無刻面臨林林總總的挑戰或業務威脅。
具有前瞻性的明智的企業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可以在橫流激盪中穩住前進的風帆,並在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但企業的經營除了產品、行銷、管理、研發、財務等内部系統及經營面對的問題外,企業家的決策、人脈等也會對企業經營及企業主個人財富造成相當的風險與危機。
企業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面對賦稅、人脈政策、官司債務及婚姻家族等,企業風險與挑戰的4大殺手。


補罰稅款讓企業痛失經營權
台灣著名的網路乾麵傳奇,阿舍乾麵老板董建德在20115月將當初一手創造的網路乾麵王國拱手讓人。
董建德把80%股份交給了微風財團,自己只剩20% ,拱手把自己一手創造的乾麵王國讓人,這轉變實在太驚人。因為醬料澎包和漏開發票,造成欠稅1,500萬,為了彌補資金缺口他選擇和微風合作,本來想要重建聲譽擴展版圖,卻沒想到最後把自己的王國雙手送給別人。回顧38歲的董建德白手起家,不但自己研發製麵機,還成功用網路行銷創造了台灣網路最夯的業绩量, 全盛時期有上億身價,但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當初的一個決定讓他喪失了整個王國。
(選自華視影音新聞)

 


"稅賦"企業風險與挑戰4大殺手之一
稅賦是企業營收與經營中的必要成本,也是企業主在財務上最重視的一環,而稅務的成本往往也是企業淨利率的關鍵因素,
目前兩岸三地企業在稅務上的成本以國內較高,達25%、香港16.5%,台灣已經從2010年將原企業所得稅25%降至17%,為企業在經營上省下一些成本!
企業主在慣性上經常運用各種方式來竭盡所能的降低成本。不過,在努力思考各種降低成本的方式之前,千萬別忽略了這些降低成本的方法在稅務上可能產生的改變與影響,若是考慮欠周詳進而衍生出相關的稅務風險,極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未能發揮降低營運成本的效果,反而招來不必要的風險與成本。
企業一旦面臨逃漏稅,一般來說除了原本應繳稅款以外還有罰責或多倍數的裁罰,两岸三地的欠稅的處罰,往往比本税還要重,例如台灣過去的營業稅最高罰二十倍、貨物稅罰十倍,大額罰款讓受處罰的企業缴不起!

 

 


查稅永遠都不會褪流行
2004年以來,中國實行了一系列的稅制改革,其改革主軸不外簡税制、寬稅基、低税率以及嚴懲管等四大原則。細數近幾年來出台的各項政策;2011是中國政府十二五計劃的開始,財稅改革正是六大方針之一。其中最直接的,是查稅更頻繁,手段更高明。查稅重點在於,追查虚開發票和自查行動。所謂自查行動,就是稅收單位發文請企業或個人「自己招供」,有多少稅是沒誠實申報,有多少是有疑義。很少人是完全不必補缴,通常有灰色地帶還是自己先招供。自首無罪,但是被查到,要罰額外的罰款。在2010年中國國稅總局統計,在大力查稅下,重點稅源企業自查補繳稅款688億,僅63家大型企業集團就達到229億。稅收專項檢查中,共查補收入513萬,比上年增長126%。發現存在各類問題的占稽查總數的57%。查處百萬元以上大要案5263件,查補收入229.9億元。
同時向在國內的外資企業(包含台資)復徵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稅率依各地方政府有所不同,一般是増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額的7%和3%。等於要比原本上缴稅額多一成。
而中國各地也常有稅務局補徵大額稅款入庫的案例,包括打擊發票犯罪、嚴查出口退稅、補徵非居民稅款及進行特別納稅等等,都顯示了中國當局加強稅收徵管的執行力度與決心。

資金面短絀是拖垮企業的關鍵
资金是企業的命脈,更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一些注重企業管理的企業主會分多些精力在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及市場銷售等企業内部管理工作及外部營收活動上。這些都是對的,沒有市場企業將無法生存与
發展;沒有優秀的管理,企業將失去競爭力。但我們卻往往容易忽視一個重要的環節--企業財務及營運资金決策管理。
國內所發生的溫洲事件資金斷鏈,老闆跑路,企業倒閉, 正是資金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證明!

新聞内容节錄:
作為民間資本的晴雨錶,溫州正處於風暴中。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的逃離成為溫州民間金融風暴的標誌性事件。
隨著資金鏈斷裂,溫州多家企業倒閉。老闆逃離甚至跳樓自殺。這個中國民間金融最為活躍的城市陷入焦慮,瘋狂的民間借貸帶來的惡果逐漸浮出水面。部分企業倒閉關停己經影響一些商業銀行的貸款安全。
企業倒閉引發連鎖效應:
2011
109日,溫州最大的眼鏡生產企業之一的浙江信泰集團沒有生產的跡象,鐵門緊閉,警車把守廠區。20天前,該集團董事長胡福林出走美國,被外界定性為逃跑躲債。有消息稱,胡福林欠款高達20多億元。
其中民間高利貸12億元,月息高達2,000多萬元;銀行貸款8億元,月息500萬元。溫州中小企促進會長周德文(微博)
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微博)記者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掌握的情况,今年以來溫州跑路企業老闆超過90名。都是有名有姓的規模企業,小微企業還根本不在统計範圍内。根據不完全統計,跑路的溫州企業老闆多數押寳房地產或企業經營戰線拉得太長,導致资金鏈斷裂。以2010年溫州市百強企業為例,除2家房地產公司和6家建築公司外,有40多家製造業企業涉足房地產開發。
在信貸收緊和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預估到貸款風險的銀行到府催款。據擔保業相關人士介紹,如果1家企業資不抵債,只能關門倒閉,從而連累其他5家擔保公司,5家擔保公司均有5家銀行的貸款,又承擔上述企業的銀行貸款債務,必然加速擔保公司的倒閉,進而牽連其他25家擔保公司,溫州的危機企業就是这樣以5的倍數引發連鎖效應。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1-2020

周善泉个人网站

協會聯絡地址:香港中環德輔道中130-132號大生銀行大廈704

电话:香港(852)6889 2898  深圳(86) 138 2353 9998 傳真:(852)3713 8002

技术支持:黑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