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經營及永續長存最重要的關鍵其實是在“人”,前美國奇異公司的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的名言:
人對了,事就對了!而在企業經營中的三大關鍵人物就是:
—、企業主本身
二、合夥股東
三、重要员工
這三種人組成公司經營及決策的核心,也是讓企業運轉的重要動能,其他行銷及4P (Product、Price、Place、 Promote)、研發、財務等,無非都是以這關鍵三核心的技術、動力、熱情及執行力來發揮,所以“人”絕對是企業經營及永續的關鍵!
企業與股東的組成,又可將企業分為三大類型:
一、 獨資型企業;
二、 合夥型企業;
三、 家族型企業。
獨資型企業
獨資型企業所指的是以企業主個人為核心組成的企業及公司,股東安排的特色多為企業主自己、配偶及子女或家人,一般來說創業的第一代所設立的公司多為此種類型,這也是家族企業的前身,由第一代創立,再經由繼承或股權的規劃漸形成第二代接班及持有股份,再代代傳承!
獨资型企業的特色為:
A、企業主(老闆)為主要資本出資、资源提供、技術和知識、市場開發經營及管理的最初來源,同時也是企業營運的唯一核心!
B、企業主夫妻多一起共同在企業中參與營運,大部份的事業分配都是企業主負責技術及市場,配偶負責公司內部管理及財務!
C、創業的前十年甚至更長,企業主本人是企業中唯一的關鍵人物,當企業主過世或不能再經營企業時,往往企業也進入衰敗結束的命運!
合夥型企業
合夥型企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家庭的成員共同經營一項生意或業務所組成的企業的關係,合夥的每一個人均投注自己的金錢、財產、勞力或技術,期望分享與分擔合夥的盈利和虧損。合夥股東所佔的持股比例原則上相當,也有例外情形是出资者及掌握核心市場及技術者會股份較多,但連結的是合夥人之間的功能、技術、市場各有其強項,但連結合夥人之間的關鍵就在於經營理念及事業願景,更是價值觀相近及認同所組成!
合夥型企業因股東間的關係又分為兩大類型:
(一)家族合夥:指的是合夥企業的股東組成是兄弟、姐妹或親屬間的共同合夥,由於為家族成員間的合夥型式,雖有血緣關係,但在繼承等家族股權傳富卻沒有法律上的第一順位權利!
(二)一般合夥:是由沒有親屬及血緣關係的股東所組成的公司,合夥的每一個人均投注自己的金錢、財產、勞力或技術,期望分享與分擔合夥的盈利和虧損。
家族型企業
指所有權與經營權集中於同一個家族單位,並且家族成員刻意努力的達成與維持組織內以家族為基礎的關係,通常由第一代創業,傳承到第二代開始就進入家族企業模式,股東間的組成為兄弟姐妹,在華人企業當中,很多皆為家族企業。
根據統計在美國的標準普爾500中上市公司裡,三分一是家族所控制的。在歐美,我們的確看到若干大家族企業持續百年不墜,但在亞洲,不少名牌家族企業無以為繼,歷時短暫便失去光芒,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似乎成為華人企業家族的宿命,當今的家族企業,經過第一代的艱苦創業,家族和企業大都得到了一定發展,如何避免家族發展到第二、第三代出現不和甚至破裂,從而使企業面對破產危機,是擺在無數家族企業面前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如何傳富家業與企業永續已成為華人企業刻不容緩的議題!
富過三代家族的股權規劃(下)
根據麥肯錫對家族企業的研究,長期成功經營家族企業的關鍵,在於專業管理,以及有決心、有能力鞏固所有權的家族。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順利交棒給第三代,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的表現長期以來均優於非家族企業。成功經營家族企業有五大關鍵:
一)採取「只問能力,不問身分」管理模式;
二)規範明確,鞏固企業所有權;
三)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以長遠的眼光經營業務;
四)有優異理財能力,妥善管理家族財富;
五)成立慈善事業,凝聚家族力量。
两岸三地多數的企業都是在二戰後才漸形成,國內更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才出現私有企業,世界著名的《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球最佳創意、最具競爭力公司,整個亞洲只有15家,香港佔2家;它不是和記黃埔也不是新鴻基地產,而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公司利豐集團和ESPRIT公司。
香港利豐集團,源于1906年由馮柏燎和李道明在廣州創立的利豐貿易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華資對外貿易出口商。這百年基業的家族企業,現在經營的人已經是家族第三代,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富比士排行榜中,利豐集團的馮國經、馮國綸這對兄弟的傳奇可以從一個英文字看出來;富比士雜誌註解馮氏兄弟的財富來源是“SELF-MADE”(自己賺得)。同樣是家族後代,富比士雜誌註解台灣首富蔡宏圖(蔡萬霖儿子)的財產來源是“繼承”。
利豐集團是第一家引進原子筆到中國的貿易商,目前集團市值超過140億美元,員工來自41個國家。利豐集團傳到第三代時,其股權已經分散到35位堂兄弟姐妹身上,家族之間也經歷過一場驚心動魄的股權革命,才讓現在的經營者買回股份,拿到主導權的位子,當年如果沒有進行股權的轉讓與集中化,也無法造就今天利豐集團市值與榮景!
從利豐的百年興業不難理解,家族企業要能永續,除制度、系統及治理等內外價值塑造外,其實經營的核心就是“股權”結構的規劃與安排!